图片
45岁,结婚15年,我第一次认真回看自己的婚姻。
那天我独自坐在阳台上,天已经黑了,屋里没人说话,孩子去上晚自习,丈夫加班,我听着钟表“滴答滴答”地走,突然一阵心酸涌上来——
这么多年,我到底图什么?
我做过最傻的一件事,就是在婚姻里,把自己当成“苦行僧”一样活。
所有的“该做的”“该忍的”“该扛的”,我都一声不吭地揽下来,却很少问自己一句:“我愿意吗?”
一、我曾以为“多做点、多忍点”是一个女人该有的修养结婚第一年,我还在单位打拼,周末回到家就是一盆脏衣服、一堆没洗的碗。老公在沙发上看球,像理所当然地等着我做饭。
我不觉得委屈,反而觉得这是“妻子的责任”。
我妈从小就告诉我:“男人不靠得住,女人得勤快点,家才不会散。”
所以哪怕我再累,我也不说;哪怕他不动,我也不吭。
婆婆来了,我让她睡主卧,我搬到小房间;
孩子生病,我一个人抱着去医院,凌晨打退烧针,老公说“明天上班,太困了”。
我也从没想过去争,因为我脑子里只有一句话:“忍一忍就过去了。”
可这些年过去了,真正“过去”的,是我的青春、我的身体、我的热情。
而他,依旧不懂得心疼我。
二、我曾相信“只要我好,他就会好”,但事实是:他只越来越理所当然我努力为这个家付出——每一顿饭、每一次孩子发烧、每一笔家庭账单,我都安排得妥妥当当。我以为,他会因此更爱我,更珍惜我。但不是的。他习惯了我起得早、睡得晚;习惯了我不闹情绪、不索取浪漫;习惯了我永远能独自消化所有负能量。久而久之,他不仅不感谢,甚至连一句“你辛苦了”都懒得说。
我成了那个家里最可靠的角色,却也是最不被看见的那一个。
有一次我病倒了,在床上躺了两天,他还冲我发火:“你不能就靠着我扛啊,你不是一直都能行吗?”
我那一刻才明白:一个女人太能扛,其实就是在替别人逃避责任。
婚姻不是“你一个人强”,而是“你也可以软、可以累、可以哭,有人接得住你”。
可我从来没有这样的待遇。
三、我终于明白:婚姻里的很多苦,女人真的没有必要硬撑很多年我都活在一个错误的逻辑里:
只要我足够好,这个家就会越来越好;只要我足够忍,他总有一天会感动。
但如今45岁了,我想告诉每一个还在这样想的女人:
不是的。
你越退让,他越不心疼;你越压抑,他越觉得你没需求;你越懂事,他越不会对你负责。
女人该吃的苦,不该是在婚姻里用来“成全别人”。
那是消耗,不是爱;是压榨,不是幸福。
现在的我开始尝试“为自己活”:
我不再什么都自己扛,有事就说,不委屈自己;我不再随叫随到,该休息就休息,不再把家务当成“道德义务”;我开始学习财务独立,给自己存一笔只属于我的“后路钱”。
你知道吗,当你不再卑微忍让时,男人才会真正把你当回事。
我不是不爱他了,我只是终于开始爱自己了。
四、梅娘说女人结婚,不是为了当“高级佣人”,也不是为了被操控和牺牲。
结婚,是为了被尊重、被看见、被爱护。
如果你也像我一样,在婚姻里苦撑多年、压抑委屈,那我想对你说:
1. 停止无意义的“隐忍换爱”爱,从来不是你越忍越多;爱,是你敢表达,敢设限,敢说“不”。
别再幻想你能“感动”一个人,而是要去“唤醒”那个被你宠坏了的人。
从今天起,不再逞强、不再一味懂事,你也配拥有“轻松舒服”的婚姻。
2. 不再一个人扛全家,开始“合理分担”才是婚姻的常态你不是天生比他更会做家务;不是你注定就得牺牲睡眠、牺牲职业、牺牲自己。
你可以理直气壮地分配责任,不必觉得开口就是“计较”。
婚姻是搭伙,不是单向服务。
你可以温柔,但不能永远当那个“没有声音”的人。
3. 投资自己,才是真正的“后路”你为家庭付出了青春,但也要为自己留下退路。
开始学点技能、做点副业、攒点自己的积蓄。
不是为了离婚,而是为了在婚姻里也有底气。
当你开始爱自己,世界才会开始温柔待你。
我45岁才明白这个道理,可能有点晚;但我依然愿意把它分享给你,希望你比我早一点觉醒。
婚姻本不该只是女人的“修行地”,它应该是我们一生中最温暖、最安心的港湾。
愿你清醒、勇敢、有尊严地爱,更愿你,先爱自己,才能被更好地去爱。
所有在婚姻里苦熬的女人,记住:真正爱你的人,不会让你熬;真正值得的关系,不会让你毁掉自己。
如果那个人不懂得珍惜你,你要做的就是,自己无比地爱自己,珍惜自己!永远不消耗自己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